requestId:6898d088a8eb45.01210235.
.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定于2019年3月12日(星期二)15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吳偕林,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葛曉燕就“攻堅‘基本解決執行難’”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
記者會現場 中國網 郭天虎攝
主持人: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攻堅‘基本解決執行難’”。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先生,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吳偕林先生,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葛曉燕女士,來圍繞這一主題,共同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我們有請劉貴祥專委。
2019-03-12 15:00:04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 中國網 高聰攝
劉貴祥: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參加人大記者會對最高法院來說是第一次,所以我們非常珍惜。也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與媒體記者朋友就今天這個專題進行交流,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
2019-03-12 15:00:18
劉貴祥:
今天記者會的主題是攻堅“基本解決執行難”。那么什么是執行呢?執行就是通過國家的強制力,使生效的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權益得到實現。比如說,判決書判決要還錢,那么使這個錢能還到申請執行人的手里,這就是強制執行。執行難的問題來源于裁判文書不能得到有效及時執行。執行難的問題由來已久,在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案件井噴式增長,案件大量增加,一些執行案件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執行,人民群眾把它稱作“執行難”。
2019-03-12 15:01:50
劉貴祥:
我剛才說了,執行難的問題由來已久,這些年來長期存在,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實現,同時也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對司法的信心和信任,影響了我們的司法公信力。因此,解決執行難,社會高度關注,人民群眾殷切期望。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明確提出“切實解決執行難”,最高人民法院堅決貫徹落實《決定》作出的重大部署。2016年3月,提出了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破除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藩籬。到現在,三年的時間已經到了,大考已至,我們是不是可以交出個滿意的答卷呢?今天,我愿意就這個問題與記者朋友進行坦率、真誠、深入的交流。謝謝大家。
2019-03-12 15:04:33
主持人:
謝謝,現在開始提問。
2019-03-12 15:08:08
人民日報社記者:
第一個問題想提給劉貴祥專委。今天上午,周強院長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指出,用兩到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已經如期實現了。請問經過這場攻堅戰,現在的執行工作和三年前相比有了哪些變化?
2019-03-12 15:09:36
劉貴祥:
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這三年來,各級人民法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標本兼治,“一性兩化”的基本工作思路,奮勇拼搏,攻堅克難,改革創新,確實使我們的執行工作發生了重大變化,甚至是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我想,看得見、摸得著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我們針對執行難的成因復雜,執行程序中各種矛盾交織疊加的特點,構建了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也就是黨委領導、政法委協調、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部門配合、社會各界參與的綜合治理執行難這個大的工作格局,形成強大的社會合力,齊抓共管,奠定了解決執行難的前所未有的社會基礎。
第二方面,我們清理了一大批歷史性積案。剛才我說到,執行難由來已久,其中一個表現就是有大量的案件沉淀下來,沒有及時解決,有些案件一直到2016年,有的可能很多年了。我們采取措施,對過去歷史性的多少年前的案件進行全面核查,登入到信息化案件系統中,然后再進行篩查,凡是有瑕疵的、不符合結案標準的,重新查控財產,重新以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為著力點,予以進一步化解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啃下了許多難啃的骨頭案。通過對歷史性案件的清理,我們還了執行程序中歷史性舊賬,卸下了歷史包袱。為下一步解決執行難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三方面,大力推進執行模式的重大變革,破解執行中的“四大難題”。我們常說執行難有四大難,這是歷史上形成的。
首先是查人找物難,因為人民法院在執行案件過程中擔負著為當事人查人找物的職責,這一點跟國外很多國家的做法是不一樣的,國外很多國家只是當事人告訴法院、告訴執行機構說有哪些財產,執行機構就去給你采取措施就行了。但是我們要擔負著查人找物的職責,過去是“登門臨柜”的這種形式下,一家銀行一家銀行地跑,一家房地產部門一家房地產部門跑,千里奔襲,“登門臨柜”,可見它的效率是很低的,這么大量的案件,我們必須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覆蓋全國、覆蓋基本的財產形式,四級法院干警都能統一適用的、網絡化的財產查控系統,將各種財產形式一網打盡,從而破解了查人找物難題。
2019-03-12 15:15:22
劉貴祥:
二是打擊規避執行、逃避執行的難題。隱匿轉移財產,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來規避執行,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因此我們推進了信用懲戒體系,出臺失信名單制度,構建聯合信用懲戒機制,形成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人人喊打”的局面。
三是管理上的難題。長期以來由于案件大量積累,在案件辦理過程中,“體外循環”“抽屜案”是個現象,管不到人、管不到案。所以,我們建立了一竿子插到底的全國四級法院統一的執行辦案平臺和流程節點管理平臺,把所有從立案開始一直到辦結,所有案件辦理的節點都在四級法院的監控之下。過去執行不規范的現象,通過這種辦法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和改進。
最后是財產變現難題。在執行過程中,如果執行人員通過查,查到的是存款,這對執行人來說是非常幸福的事,因為存款劃撥到法院的賬戶,再支付給申請執行人,既省時又省力,又不會出現太多的麻煩。但是,實踐情況是復雜的,我們遇見的起碼有40%到50%,甚至有的地區是60%,查到的是各種形式的財產,比如房地產、證券、股票、車輛,甚至生豬、牛羊,我們需要把它變現成現金支付給當事人。過去傳統的拍賣,就是委托拍賣,現場敲槌的這種拍賣,受時間所限,再加上受眾范圍所限,所以成交率低、溢價率低。更重要的一點,也是讓我們廣受指責的現象,就是權力尋租、暗箱操作、不法的利益鏈條。我們推出的網絡化拍賣和網絡化的評估系統,使我們的拍賣成交率、溢價率大幅度提高,特別是為當事人節省了大量的傭金,因為這種網拍是不收傭金的。我們這幾年光給當事人節約傭金205億,我說的這是非常精確的數據,因為網拍的每一件案子,整個拍賣過程都在我們最高法院指揮中心掌握得一清二楚,一點往里面塞假的可能性都不存在。從開始網拍之后,我們在拍賣環節的投訴率微乎其微,違法違紀目前幾乎是零。
這四大難題的破解,我認為是這兩到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的一個重大變化,基本的變化、模式性的變化。
第四方面,我們在規范化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消極執行”“拖延執行”“選擇執行”“亂執行”問題,還有執行作風不端、執行紀律不嚴這些現象,使我們必須下決心予以解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兩手抓,一手是打造信息化數據鐵籠,所有的都在監控之列。第二個是制度鐵籠,我們包養網心得這幾年制定了50多個執行方面的司法解釋和規范性文件,嚴格約束我們執行權的運行,控制執行權的濫用,劃定“高壓線”,整肅執行紀律,整肅執行作風。這幾年,光從執行崗位上由于各種違法違紀調離了50多人,處置了幾百人。我們下大力氣清除害群之馬,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
第五方面,解決了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突出問題。其中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歷史性的執行案款沉積的比較多,管理也比較混亂,好多不能及時包養網發放到當事人手里。因此,我們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用了9個月的時間,對所有的執行案款全面清理,歷史性案款960億全部清理發放,借此基礎上建立了“一案一賬號”的長效機制。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執行案款管理混亂的局面,廉政風險存在的問題,我認為會一去不復返。還有涉民生案件、涉拖欠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賬款的這類案件,我們建立了一套加大執行力度的機制,執行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由這些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實際效果方面的變化,我可以在這里說幾個數據,我們法定期限內有財產可供執行的,實際執結率90.4%。這三年我們執行案款,也就是裝到當事人口袋里的真金白銀4.4萬億,同比增加了71.2%。還有,由于執行環境的變化,當事人自動履行率也在提高,2016年、2017年、2018年,這三年合在一起,對人民法院裁判文書自動履行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左右。還有一個現象,大家知道,世界銀行有個營商環境的評估,其中有個指標叫“合同執行指標”,我們國家在評估中位列全球第六。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到,我們在強制執行方面的一些變化。謝謝大家。
2019-03-12 15:24:05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我們觀察到,有些地方法院是舉全院之力攻堅執行,可以說是屬于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我的問題是,請問劉專委這樣的狀態可否持續?攻堅之后,會不會又回到原來的狀態?謝謝。
2019-03-12 15:25:33
劉貴祥:
我簡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您的這個問題非常好,我相信也是很多老百姓心存疑問的問題。也有很多人當著我的面問,這三年采取的措施,幾乎是各級法院舉全院之力,這種情況能夠長期持續下去?會不會又回到了過去?歷史上有百萬案件大清查、無執行積案的專項行動,但是其結果是清了又積,積了又清。那么這次經過兩三年的攻堅,每年又會有新產生的六七百萬件的案件,會不會又是新的案件堆積下來回到原點?對這個問題,我非常自信地告訴各位,肯定不會。為什么呢?我想,首先一點,我剛才已經說了,我們這次是對幾十年所有的、不放心的案件進行了一次統盤清查,納入到案件管理系統,永遠在監控之下。把這些案件消化,使我們卸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過去案件的積累,使我們負重前行,舉步艱難,卸了下這些包袱,使執行工作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這個底數清了,我們心里有數了。
2019-03-12 15:30:35
劉貴祥:
第二,這次“兩到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堅持的是標本兼治,也就是說我們在攻堅“山頭”的時候、削平“山頭”的時候,同時在做艱苦的“鋪路架橋”的工作。舉個例子,我剛才說到全國法院都在廣泛適用的“網拍”系統,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充分認可,這是一套各級法院嵌入到我們工作平臺里面的一個工作系統,這能夠回到過去的狀態嗎?我們編織了一個網絡化查控系統,坐在北京的辦公室可以查新疆一個農村信用社的存款,可以查中俄邊界一個信用社的存款,這樣一個網絡體系,能夠回到過去的狀態嗎?我們的信用懲戒得到人民群眾和社會的廣泛認可,除了“老賴”之外,所有人都說好,這個能夠回到過去的狀態嗎?我們一邊削“山頭”,清理積案,一邊搞長效機制建設。雖然長效機制建設還任重道遠,但是已經初步形成了框架,會越來越好。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也是不可逆轉的,不可能回到原來。更重要的一點,我們對下一步的工作有統盤的考慮和打算,我就不在這里細說了。謝謝大家。
2019-03-12 15:32:46
中國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現在街頭的電子屏幕、老賴地圖等經常曝光一些老賴信息,產生了巨大反響。請問,這種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據?法院在實際執行工作中,如何處理好曝光和隱私保護之間的關系?謝謝。
2019-03-12 15:44:10
葛曉燕:
你剛才說的“老賴”,在法律意義上,叫做“失信被執行人”,是指有履行能力但是逃避執行、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的被執行人。被執行人一旦被納入到“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法院將依法對他進行信用懲戒,這在法律上是有明確依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5條對此作了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這個規定又作了司法解釋。因此,公布失信被執行人的有關信息,這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大家都知道,隱私權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人民法院對此高度重視,在執行工作中也嚴格依法保護。但是,公布失信被執行人的相關信息和隱私保護之間并不矛盾。
首先,我們并不是對所有的失信被執行人都進行公開曝光,我們只是選擇其中情節嚴重的失信被執行人,予以公開曝光,以敦促他們盡快履行法定義務,在社會上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風尚。
第二,對于公開的內容來講,嚴格限定在法律的范圍之內。法律和司法解釋沒有規定可以公開的信息,人民法院一律不得公開。對失信被執行人的工作單位、聯系方式等內容,就不會公開。
第三,即使對依法可以公開的失信被執行人的信息,人民法院在公開的時候,也采取一些技術性處理,例如對他的身份證信息上有關出生年月數字給予隱去,這樣做的目的也就是盡可能地保護隱私。
實踐證明,失信被執行人公開曝光他們的相關信息,對于推進我們社會誠信建設和解決執行難起到了非常好的推進作用。比如說在江西,2015年12月4日,江西高院和江西日報社,以及江西18家金融媒體共同打造了“法媒銀”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這個曝光臺具有公開曝光、聯合懲戒、在線舉報、自我監督等多項功能。一旦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往往就處處受限。然而,只要失信被執行人一旦履行了法定義務,這個平臺立即對他的失信名單信息給予屏蔽,相關的聯合懲戒措施也同時解除。這個平臺同時也是我們法院系統自我監督的一個平臺,當事人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查詢到自己關注案件的辦理進展,還可以在線舉報、反映執行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法院都及時予以處理。三年來,這個“法媒銀”平臺在推進“法治江西、誠信江西”建設方面,在幫助我們攻堅執行難方面,都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以及銀監會三個部門聯合發文,向全國予以推廣。
當然,任何一項制度都是在不斷實踐中去完善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也是一樣,我們今后會不斷地完善這項制度,使其在助推法治進步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
2019-03-12 15:44:32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基本解決執行難雖然實現預期目標,但是有些方面、有些地區執行難問題仍然存在,甚至還較為突出。請問接下來人民法院將如何加以解決?
2019-03-12 15:45:01
劉貴祥:
我來簡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在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中有這樣一個表述,“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同時報告中還有另外一個表述,“我們深知,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與黨中央提出的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和人民群眾期待相比還有差距”。在有些地區、有些方面執行難依然存在,甚至還比較突出。從堅持問題導向這個角度,我剛才說了,要和媒體記者進行坦率的交流,因此也不應該回避問題。
實際上我們對存在的問題和短板還是心中有數的。一方面,從我們的信息化建設上來說,像查控系統,雖然我剛才說了,能夠“一網打盡”,但是實踐中存在著“魚不在水里”,也就是我們說的隱匿財產、轉移財產,他根本不進行財產信息登記,或者用別人的名字登記,這個時候只有網就撈不著魚,這是個短板。另外,這個查控系統在我們攻堅戰的時候,千軍萬馬涌到這條道上來,發生堵塞、運行不暢、信息部分不準確的現象是我們必須克服的。
2019-03-12 15:45:29
劉貴祥:
第二方面,我們的聯合信用懲戒,大家都說非常好,但是其他限制措施能不能都做到像我們限制坐飛機、坐高鐵這樣,能夠自動識別、自動攔截、自動懲戒呢?目前沒有全部都做到。也就是我們還有很多聯合信用懲戒部門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網絡化對接,以至于實施效果不是都很理想。
第三方面,我們的執行人員、我們法院內部依然在有些地方還存在選擇性執行、消極執行、亂執行的現象,還存在作風不正甚至違法違紀的現象,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影響人民群眾對司法的信任和信心。此外,我們還有許多歷史性的案件沒有徹底消化干凈,等等,這些問題存在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咬定“切實解決執行難”這個目標不放松、不懈怠、不動搖,必須持續發力,必須持續真抓實干,迎難而上,久久為功。
為此,我們對下一步做了全面的部署和考慮:第一,我們已經制定了下一步推進解決執行難五年的工作綱要,從執行體制改革、執行模式改革到整個信息化升級換代等等方面做了一個全面的部署。第二,有關方面目前正在著手制定從源頭治理執行難的一些方案和意見。第三,人民法院將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我們執行隊伍的綜合素養,改變目前我們執行隊伍的綜合素養不能完全適應執行需要的情況。此外,推進完善強制執行的立法體系。目前,《強制執行法》已經被列入立法計劃,最高法院正在按照人大常委會的要求,緊鑼密鼓地起草《強制執行法》,爭取在今年年底向全國人大提交。還有和強制執行密切相關的企業破產制度的完善,探索制定個人破產制包養網度,等等。
總的來說,我們對下一步整個執行工作的推進有一個全盤的考慮,而且會更加發力,絕不會減弱現在的工作力度,努力向切實解決執行難邁進。謝謝。
2019-03-1包養網2 15:45:46
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記者:
我的問題同樣問給劉專委。您剛才具體介紹了一下我們這兩年在解決執行難問題上取得了一些成效,您剛才也說到啃了很多硬骨頭。我在跟身邊很多朋友交流的時候,他們有個感受,法院花了那么多力氣解決執行難,可是還是有些案包養意思件得不到執行,您認為到底問題出在哪里?我們怎么樣才能把書面上的成效和人民群眾的感受切實結合在一起呢?謝謝。
2019-03-12 16:00:16
劉貴祥:
您提的這個問題,應該說是我們的一個痛點。我作為多年從事執行工作的一員,有一些案件不能實際得到執行,把真金白銀裝到當事人口袋里,這對我們來說有時候感覺是很失敗的。我把實踐中面臨的兩種情況介紹一下。第一類情況,存在一些有財產可供執行,但是還是沒有得到及時執行的情況,這種情況多數是由于執行面臨情況的復雜性。比如說,當我們執行一個房產的時候,馬上要采取拍賣措施了,這時候出來一個人說這是我的房子,我們把他叫做案外人,案外人提出異議,提出異議之包養網比較后,做了裁定,如果他不服,提起異議之訴,這樣一審二審,九個月就過去了。
2019-03-12 16:01:50
劉貴祥:
再比如,財產要處置,我剛才說了拍賣,我們的網拍雖然很好,但是有些財產市場不需要,也會流拍,流拍之后,可以以物抵債。問題是我們很多人申請執行人不要這個財產,不同意以物抵債,這樣財產就處置不了,案件就擱置到這兒了。還有,當我們涉及到執行一個被執行人的時候,他有好多債主,都要這筆錢,這就出現了執行分配問題。一個當事人認為你執行分配得不公,用通俗的話說,就會提異議和異議之訴。所謂執行程序,要救濟當事人的合法權利,有個程序救濟,你又不能沒有這個程序,但是這個程序救濟有的時候需要時間。所以,我們在設核心指標的時候,兩到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核心指標是說,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內達到90%執結,那么為什么不能達到百分之百呢?客觀的情況,確實難以達到百分之百。當然,我們也毋庸諱言,有的沒執行的,尤其這幾年,存在著極個包養網別的現象,有我們自己消極執行的情況,有的也確實存在案件多,一個人手里握著幾千件案子,顧不過來,有時候他就選簡單的、容易辦的先辦了,有這樣的情況。但是現在在逐漸消化,這種情況將越來越少,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
最重要的一個情況,影響觀感和大家的直接感受,就是我們說的“執行不能”的案件。老百姓為什么說他是“老賴”呢?是有錢,欠錢而不還錢的時候。我說的情況是,欠錢但是沒錢,因此還不了錢。這種情形,我們把它叫做“執行不能”。實際上,在我們的執行程序中,有相當大量的被執行人,讓法院窮盡一切執行措施,找不到他的財產。我說過一句話,“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在這類案件上,我們下的工夫、投入的司法資源,甚至比執行完畢的還要多,可是勞而無功。對我們來說,這肯定是比較痛苦的事,但是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
2019包養網VIP-03-12 16:02:23
劉貴祥: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大家都知道有個“僵尸企業”,而且“僵尸企業”肯定不是少數。“僵尸企業”進入到我們的執行程序中,已經債臺高筑,什么履行能力都沒有,這就變成“僵尸案件”了。還有涉及到個人債務的,個人債務在我們執行案件中占了70%,像大量的交通事故糾紛、人身傷害糾紛、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糾紛,還有非法集資、民間借貸這一類糾紛,被執行人往往一開始履行能力就很弱,出現風險之后,更是沒有償還能力,家徒四壁。我曾經遇見這樣一個交通事故的案子,他家里比包養較困難,借錢去租人的車搞運輸,想賺點錢,結果發生了交通事故,把人撞殘疾了,判了六十多萬塊錢,這對他來說是雪上加霜。當我們對他采取執行措施的時候,他家里連一個值得去賣的電視都沒有。這種情況,顯然是執行不了的。所以,這也是一種客觀存在包養的現象。
2019-03-12 16:07:14
劉貴祥:
總的來說,“執行不能”這種情況,它是一種商業風險,有時候甚至是一種商業陷阱,一開始就讓人套路了,有時 TC:sugarpopular900
發佈留言